<dl id="llrtj"></dl>
<video id="llrtj"></video>
<dl id="llrtj"></dl>
<dl id="llrtj"></dl>
<output id="llrtj"><font id="llrtj"><meter id="llrtj"></meter></font></output>
<video id="llrtj"><output id="llrtj"></output></video><video id="llrtj"><video id="llrtj"><font id="llrtj"></font></video></video>
<video id="llrtj"><output id="llrtj"><delect id="llrtj"></delect></output></video>
<video id="llrtj"><output id="llrtj"><font id="llrtj"></font></output></video>
<dl id="llrtj"><font id="llrtj"></font></dl>
<video id="llrtj"></video><dl id="llrtj"></dl>
<noframes id="llrtj"><dl id="llrtj"></dl>
<video id="llrtj"></video>
<dl id="llrtj"><font id="llrtj"><meter id="llrtj"></meter></font></dl><dl id="llrtj"><delect id="llrtj"><meter id="llrtj"></meter></delect></dl>
<dl id="llrtj"></dl>
<dl id="llrtj"><delect id="llrtj"></delect></dl>
<dl id="llrtj"></dl>
<output id="llrtj"></output>
<video id="llrtj"></video>
<output id="llrtj"></output>
<dl id="llrtj"><delect id="llrtj"></delect></dl>
樅陽在線

樅陽在線網站 | 樅陽融媒體中心 主辦

設為首頁

簡體 | 手機站

您當前的位置: 首頁 > 文苑 >正文

切勿知而不識

時間:2023-02-21 14:04:43

  冷空氣襲來,氣溫陡降至個位數,廣州終于入“冬”。到朋友家拜年,閑聊提及養的烏龜,友人沮喪地說,很奇怪,這家伙不吃不喝,喂豬肉不吃,換了牛肉也不吃。我也好奇起來,不吃不喝,它要絕食?

  8歲的女兒聽到了,盯著烏龜一會兒說,老爸,你們搞錯了,人家在冬眠呢!對呀,烏龜是冬眠動物,天這么冷,當然要冬眠,怎么把這檔子事給忘了。

  我不禁深思起來。烏龜是冬眠動物,我和朋友是知道的,因為生物課上都學過。書本上的知識,到了生活中,怎么就忘得一干二凈?不能在生活中運用的知識,算是真正的知識嗎?我想不能算,充其量是知而不識:只是知道,卻不能辨識。

  這種事不是孤例。兩年前,我家窗臺上搞了個“袖珍菜園”,種了生菜、上海青、蔥蒜,還有黃瓜。青菜種植很成功,品嘗到“自己動手,豐衣足食”的快樂。黃瓜長勢不錯,可惜只開花不結果。我和妻子百思不得其解,只好問“度娘”。一查才知道,因為窗臺上的黃瓜沒有引來蜜蜂、蝴蝶,無法進行自然授粉。后來經過人工授粉,果然吃上了自己種植的黃瓜。

  烏龜冬眠,花要受粉,這些都是常識??墒侨绻鼈儧]能進入我們的生活,知而不識,豈不悲哉?想必是我們的學習出了問題。

  《論語》開篇“子曰:學而時習之,不亦說乎?”學而習之,古人更注重實際操作,如此才能真正掌握。古人的這種學習理論其實是有科學依據的。心理學有一條著名的“艾賓浩斯遺忘曲線”,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現,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,而且遺忘的進程并不是均勻的。最初遺忘速度很快,以后逐漸緩慢。因此,學習新知識后,要間隔重復記憶,只有經過多次的學習強化,扛過快速遺忘期,才算真正掌握了知識。

  (王又鋒)

稿件來源: 大洋網
編輯: 徐連祥

網站介紹 | 聯系我們 | 律師聲明 | 廣告服務 | 舉報糾錯

樅陽在線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 請勿復制或鏡像

皖ICP備07502865號-1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34120200050 皖網宣備090007號 公安機關備案號34082302000116

亚洲av不卡无码中文_亚洲精品天堂久久_亚洲熟女女同中文字幕_亚洲最大色惰网站